政府新聞處每天大概發出不少鱔稿給各家傳媒,告知各種有利其管治的消息。當然刊登與否則由各家報刊雜誌編輯決定。今天(21日)《明報》從中選取了其中一條,全篇內容是「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成員昨日到土瓜灣實地視察。主席黃澤恩博士(左)與各成員視察「環字八街」、「五街」及「十三街」一帶的樓宇狀況,其間成員討論在舊區衍生問題。圖為成員到牛棚藝術村視察。」
其餘就是上面一幅附圖。我看完之後,除了在此轉貼之外,都不曉得作什麼反應了。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新水墨畫家周綠雲逝世
今年春季我負責一門香港藝術的課,到做功課時好些同學都選擇了研究新水墨運動,有一位還專項挑了周綠雲,探討趙少昂和呂壽琨對她在繪畫圖像上的影響。於是才想起,自從周氏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移民澳洲之後,也有好久沒有聽到她的消息了。
上網找找,居然得知她剛在七月一日逝世,終年八十七歲。此事在香港報章裡似乎只有一份《大公報》有所報道,我自己看的《信報》和《明報》都沒有提過,但相信不會是假的罷。
我在講香港藝術攝影史一節時曾經指出香港文化藝術的斷層情況,有時只是距隔十年八年,新一輩的藝術工作者基本上都不很知道本地有什麼先行者,即使有聽過的也只是名字而已,作品怎樣以至有何貢獻都不曉得。學生聽說都頗詫異,但同時往往覺得只是在攝影方面是如此罷了。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明年讓我們空置維園吧!
六月三十晚姐姐來電,說她兒子Martin放暑假回了香港,想我陪他翌日遊行。那麼我們就約定在中央圖書館會合;眼看警方在維園出發點諸多留難,我們就繞道到了東角道,與「藝術公民」一起出發。
1989年之後祈大衛嘗言維園足球場已經成為了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化身,我最深刻印象的是2003年時,身材細小的學者盧緯鑾(小思)也堅持輪了幾個小時的隊進入維園,為的就是要讓董建華政府數算她的一顆無名的頭顱。只是到了曾蔭權當政之後,玩上了公務員的官僚吏治,近年更肆意留難大眾入進維園聚會;至此,遊行是不是要在維園出發,已經成為了是否要玩給貓掛鈴的遊戲。
Martin是首次遊行,但也並不堅決要在維園出發。他是有些興奮也有點耽心會喊叫至聲嘶,果然途中聽到有星級人物呼叫政府官員的名字時,他馬上大聲回應道:「仆街!」有派單張反對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的,正在英國念環境地理的他立刻接了,還跟我說那當然是無需要的。
到了皇后大道中他卻極欲要上政府總部才結束,我無可無不可的也走了這一程,雖然感覺意義不大。今晨才知道陳雲在瞼書上發表意見,比我瞧得更為具體:「去政府衙門和總督府,裡面是沒人的,高官也厚着臉皮不會出來見人,抗議除了是慣性的象徵意義和準時預計『收工』之外,沒有實際效用,只是令抗爭者陷於容易圍困和逮捕的絕境(附近沒有鬧市民眾、山路陡峭而被公路和鐵欄包圍的地理絕境)。各位,要反省一下,抗爭另開生路,打出另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