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在地上平安

近日有些物慾,人也因為心動而感到不寧。想起區樂民上星期五在《蘋果日報》的一篇呼籲,就略為出了點棉力。全文如下:

大饑荒

20110812

東非出現大饑荒,因缺乏食物而死亡的兒童數以萬計。從索馬里逃往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的難民,大部份營養不良,五歲以下的兒童情況尤其嚴重,生命岌岌可危。

基督徒相信,神創造萬物,世人是神的兒女,我們都以兄弟姊妹相稱。兄弟姊妹有難,豈能袖手旁觀?信、望、愛三德中,最大的是愛。心裏存愛是好,若能付諸行動,才算圓滿。

當你打算買一部平板電腦,吃一頓豐富晚餐,又或去唱卡拉OK時,可有想過將錢省下去,捐到聯合國難民署,拯救寶貴的生命?

聯合國難民署正把緊急救援物資派發給災民,他們需要大家支持。捐款方法如下:
一、網上捐款:

http://www.UNHCR.org.hk

二、存入滙豐銀行戶口( 502-393333-001);
三、郵寄支票,抬頭寫「聯合國難民署」,支票背面請註明「捐助索馬里人道危機」,信封面寫「聯合國難民署簡便回郵57號」。


我問三叔有沒有捐款,他點點頭。三叔沒有宗教信仰,他說:「行善是否真的能積福,我不知道,但幫助別人時,自己心裏平安。」

人若按着良心行事,離真理不會遠。

從小到大,我們受着許多人的恩惠。我出生時屬難產,先見腳後見頭,幸好得到廣華醫院的照顧,我才能健康成長。

廣華醫院由善長仁翁贊助。今天,你和我都可以成為善長仁翁,支援遠方的兄弟姊妹。


我也不是教徒,但對於近日東非的情況也有些惻隱之心,就做了認為可以稍為釋懷的事,僅此而已。

昨晚吃了一頓豐富晚餐,短期內可能真的也會購買一部平板電腦,也許還有一部照相機。如果可以說服自己這些不是奢侈,就會做了。

沈旭暉這一兩星期來也為此寫了點文章,和在網臺談說。後者當然較為生動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擾的是什麼民?

漫畫家尊子昨天(5)在《蘋果日報》副刊裡發表的一幅作品,題目定為「擾民」。圖中但見夜間高樓處有人搞「特首選舉」派對,聲浪喧囂;附近矮樓內和街上的人,都紛紛表現出甚為厭惡憤怒的臉容和姿勢。

這漫畫要表達的意義十分清楚,無需再作解釋的了。我所特別感到興趣的是作者在文字題目上和圖畫裡面所指沒有被邀參加派對的「民」,準確的來說,是些什麼人物?

首先,最大的公約數:我想可以將這些人稱為香港的「平民」。所謂「平民」也者,就是一般沒有特權的人民,即是持有香港身份證而收入過了某個限額就要交稅的大多數香港人。我們有責任要分擔政府的開支和供養公務員,卻偏偏沒有資格投票選擇下一任特首;政府推行的各種影響我們生活的公共政策,也不怎樣需要理會我們是否贊成或者反對。中國古語也有「草民」一詞,意義大致相近,因為這裡沒有人將吸食大蔴煙者的專業稱謂。

再精細點來說,他們也許都屬於「市民」。在近代的歐美文化中,「城市」生活是有著現代化的隱喻;但在香港來說情況並非如此:從歷史看來,這裡是先有了城市而人們才漸漸開始進入現代的。如果考慮到像要吃鮮肉等的生活習慣,香港人是否已經完全城市化還是個值得研究清楚的問題。

更進一步的話,漫畫裡派對外的就是「居民」:他們儘管不同程度地討厭那擾人清靜的「特首選舉派對」,但那種負面情緒僅是在於感官上的,而最終也不會化為力量。所以,「無奈」一直是香港非常流行的用語。他們不明白「特首選舉派對」其實會深遠地影響他們的未來,當然也不會採取什麼行動要求參與。他們追求著的是眼前生活的安穩與得失,故此只要有些嘈吵,不論是特權人士的派對,或者是爭取較公平社會的運動,他們都討厭反感。表面上他們可能看來滿腹牢騷,但到頭來其實是政府最堅實的支持者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