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貪警的後人
"
曾志偉在警察家庭長大,無意中卻連累警隊的第四把交椅受傷,志偉一定會很難過。曾志偉父親曾啟榮(綽號曾咩喳),港英年代曾在皇家香港警察服役,是「五億探長」呂樂的得力助手,一九七六年去了台灣,直至終老。
"
見
12
月
31
日
的《明報》。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如得其情,只有哀矜
"
筆者明白香港不少人都「聞獨」色變,但新聞界要用類似「編者按」的方式去表白,確實可悲又可笑。
"
見
12
月
25
日
的《明報》。
2018年12月9日 星期日
戰後香港的第三勢力
"
余英時教授在其新出版的回憶錄中,提及五十年代在香港的「第三勢力」。根據前人研究所知,第三勢力的代表人物赫赫有名,包括顧孟餘、李微塵、張君勱、張國燾、張發奎、李璜等等。這批從大陸來港的軍政界和文化界人士,既反對中國共產黨,又對蔣介石感到絕望,他們希望在香港成立第三勢力,圖謀日後「反攻大陸」。美國政府樂見其成,雙方代表見面後一拍即合,「水到」渠成。
"
見
12
月
4
日
的《明報》。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極度心寒
"
簡單來說就是,當一名候選人陰暗到如斯程度卻仍取得這麼些票,這樣的民主選舉可真使人感慨與心寒。
見
11
月
30
日
的《明報》。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明天有人來我家
"
她孩提時代覺得毛澤東好勁,似是一個神,對毛澤東的一切很感興趣,時常問母親無聊問題:他吃薯仔嗎?他吃粥嗎?有一次母親不勝其煩,回答:他吃屎的!於是王惠芬有如發現新大陸,四處宣揚。第二天,大隊村幹部來到她家,嚴厲警告她母親。
"
見
11
月
27
日
的《明報》。
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
十問誰毀香港
見
11
月
19
日
的《明報》。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抽煙與繆思
"
「食住煙寫的稿,有利滋生一種邪念。」有了「邪念」,筆下始能輕狂。現在的他,寫稿改為電腦打字,陣勢不同,下筆亦有異。「打字佔用雙手,人要坐直,生出了正氣。」
"
見
11
月
17
日
的《明報》。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追究大館處理馬建事件的責任
"
大館主事者作了如斯混亂和直接威脅香港言論自由的場地使用決策,難道完全不需要追究、澄清、問責?為什麼沒見大館更上層的管治持份者,例如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陳智思包括文潔華包括李明逵包括楊哲安等等等等,以至負責背後抌水的賽馬會文物保育公司站出來表個態?還有,號稱代表文化界的馬逢國呢?對於先前的「村上包膠事件」他已龜縮噤語,如今,仍然未露半個頭頂,是否因為丟了髮
gel
而不敢見人?
"
見
11
月
13
日
的《明報》。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陳凱欣自稱獨立
"
馬凱、馬建、陳凱欣三個人物都有共通之處,馬凱讓獨立發言,馬建實踐文學的獨立,陳凱欣則宣稱自己搞獨立,請通識學生試比較並剖析。
"
見
11
月
11
日
的《明報》。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所有職員都是推銷員
見
11
月
9
日
的《明報》。
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死在戊戌
見
11
月
4
日
的
《明報》,才是九月廿七而已。
還有三個多月,還會有誰呢?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紅線與框框
"
要思考公義,人就得敢於闖進當權者用紅線圈劃的政治禁區,也願意跳出自設的思想框框。
"
見
11
月
3
日
的《明報》。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折墮
"
在網上聽商台八十年代衛斯理廣播劇,中間廣告時段,全是「四季火鍋,八八自選」,那是以當時社會熱話立法會「八八直選」作為廣告賣點。
1988
到
2018
,歲月蹉跎,香港直選遙遙無期,三十年已經過去了。
"
見
10
月
30
日
的《明報》。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堅持法治
"
如果我們整個社會堅持法治,法治就不容易被奪走。不要令此事變得容易。
"
見
10
月
29
日的《明報》。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先世新會的香港人
"
外公原籍新會,同一母出有六兄弟;外公的父親敗光祖業,他的母親是目不識丁的紮腳閨秀。據說長子早就到南洋打工,下落不明;老四夭折,老三留在廣州打拼,後來薄有成就(他還有故事,卻下場悲慘);最後只剩排行第二、五、六這三兄弟跟母親來港。曾問家母,為什麼外公三兄弟不留在廣州,卻要來港,只記得她說,「就係廣州無啖好食,先來香港嘛」。
"
見
10
月
27
日的《明報》。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記者卡舒吉在沙特領事館內被殺案各人的複雜關係
沙地阿拉伯政權殺流亡記者的揭秘式的解說, 別豎一幟。作者品行不端,姑妄聽之。
見10月21日的《明報》。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日月也者,陰陽是也
"
《明》社評和其他版面,是兩條腿走路:社評思維不代表其他,讀完若心裏不適,不要找記者晦氣。
"
見
10
月
20
日
的《明報》。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邊個教宣傳稿可做頭條呢?
"
周日看無綫六點半新聞,感覺就如在內地生活。當日頭條是特首訪問,二條繼續是特首訪問,三條是高官網誌,然後是反對建人工島遊行。
"
見
10
月
18
日的《明報》。
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新潮文庫」創辦人逝世
"
「新潮文庫」的出版意念源自日本「岩波文庫」。張清吉念小學時不喜上學,一位日本老師推薦他讀《少年俱樂部》、《文藝春秋》、《講談社》等雜誌,點燃了他的求知慾,輪到他有了自己的出版社,親做點火人,透過翻譯書籍在新一代年輕人的大腦裡縱火,火勢猛烈,終於燒出了九十年代之後的文化台灣。
"
見
10
月
15
日的《明報》。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鄭明仁:
"
特區政府須清楚說明像劉小麗這般的政治異見人士,要怎麼表態才能獲得選舉主任信納;劉小麗又要作怎樣的表態,才算真誠擁護基本法。如果劉小麗不表態、不宣布「痛改前非」,選舉主任以後
N
屆是否仍然可以根據她以前被
DQ
的言論,永遠禁止她參選?劉小麗尚且如此,那麼其他人呢?一張被剝奪政治權利的潛在名單,已放在政府檔案裏。
"
見
10
月
14
日的《明報》。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林鄭漠視民意
"
林鄭特首在記者會上說,「民望低是意料中事」,我行我道,只求問心無愧。這樣的回應,除了顯示她對市民的絕望也感絕望以外,全無其他意義。經歷一年風雨,她顯然已不再把香港人放在眼內。
……
這樣的管治風格之於老百姓其實等同羞辱。身為管治首長,竟然預期自己民望低,更不在乎民望低,清清楚楚地向世人展示了傲慢與狂妄。
"
見
10
月
13
日的《明報》。
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
唔緊要啦
"
今天的孩子,有種共同的行為模式:想要什麼,如參加比賽、申請出國留學、考獎學金等等,總是沒太多準備,落空了,失望瞬間消化掉,化成一句「唔緊要」。
"
見
10
月
10
日
的《明報》。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
關於我自己
Edwin
Hong Kong
黎健強在《攝人絮語》以外的個人網誌,但也不沒有打算寫太多私下日常生活的事。基本上是除了攝影以外的興趣和所知所感吧。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追蹤者
網誌存檔
►
2021
(1)
►
2月
(1)
►
2020
(41)
►
12月
(1)
►
10月
(1)
►
9月
(1)
►
8月
(1)
►
7月
(1)
►
6月
(4)
►
5月
(9)
►
4月
(8)
►
3月
(8)
►
2月
(3)
►
1月
(4)
►
2019
(33)
►
12月
(4)
►
11月
(4)
►
10月
(5)
►
9月
(2)
►
7月
(1)
►
5月
(2)
►
3月
(3)
►
2月
(7)
►
1月
(5)
▼
2018
(81)
▼
12月
(3)
貪警的後人
如得其情,只有哀矜
戰後香港的第三勢力
►
11月
(9)
極度心寒
明天有人來我家
十問誰毀香港
抽煙與繆思
追究大館處理馬建事件的責任
陳凱欣自稱獨立
所有職員都是推銷員
死在戊戌
紅線與框框
►
10月
(12)
折墮
堅持法治
先世新會的香港人
記者卡舒吉在沙特領事館內被殺案各人的複雜關係
日月也者,陰陽是也
邊個教宣傳稿可做頭條呢?
「新潮文庫」創辦人逝世
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林鄭漠視民意
唔緊要啦
►
9月
(11)
►
8月
(7)
►
7月
(7)
►
6月
(6)
►
5月
(8)
►
4月
(1)
►
3月
(4)
►
2月
(4)
►
1月
(9)
►
2017
(33)
►
12月
(6)
►
11月
(11)
►
8月
(3)
►
7月
(5)
►
6月
(2)
►
5月
(6)
►
2016
(4)
►
11月
(2)
►
5月
(2)
►
2015
(1)
►
5月
(1)
►
2014
(7)
►
12月
(1)
►
7月
(1)
►
4月
(2)
►
2月
(2)
►
1月
(1)
►
2013
(7)
►
12月
(1)
►
7月
(1)
►
6月
(2)
►
3月
(1)
►
1月
(2)
►
2012
(14)
►
12月
(3)
►
11月
(2)
►
10月
(1)
►
9月
(1)
►
6月
(2)
►
3月
(1)
►
2月
(1)
►
1月
(3)
►
2011
(23)
►
10月
(1)
►
8月
(2)
►
7月
(3)
►
6月
(1)
►
5月
(6)
►
4月
(2)
►
3月
(2)
►
2月
(6)
►
2010
(27)
►
12月
(2)
►
11月
(3)
►
10月
(6)
►
9月
(1)
►
8月
(1)
►
7月
(1)
►
5月
(3)
►
3月
(4)
►
2月
(4)
►
1月
(2)
►
2009
(9)
►
12月
(2)
►
10月
(1)
►
9月
(2)
►
8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