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北京學生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時我在英倫求學,大姐給我寫信說學生領袖的名字是吾爾開希,是從此開始有了希望的意思。兩年之後大姐誕下麟兒,沒有以開希為名,但取了個英文名字Martin;在那年頭之中,我想誰都明白她的期許罷。
跟大部分香港人一樣,大姐對政治的興趣其實不大。這十多二十年來,跟她每次見面時都是談工作談家庭的多,每觸及政治話題則淺涉即過。Martin雖然是她的獨生子,但姐夫與她對他的教養也不算緊嚴,基本上是循他的興趣讓他發展。我最記得的是他的中文書法不錯,彈一手好鋼琴,對地理環境等科目很是嚮往。
昨天慶祝母親節,吃飯時大姐又談到常繫心肝的兒子。她說正在英國唸高中的Martin屢次在長途電話裡叮囑她要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