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獨白下的教學


"不強求學生開啟攝錄功能,明白勉強冇幸福,有同學也許不想花時間化妝變臉,也許家居狹窄不想見人,也許同時在吃飯煲劇分身之中。結果,互動屏幕上一片黑暗,當老師的,有如面對黑洞,學習如何把教學熱情傾注到吞噬一切的黑暗中。"

428日的《明報》。

2020年4月26日 星期日

Bruce Aylward在加拿大也避席


"加拿大籍的世衞要員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在接受香港記者訪問中,扮電話斷線的爛招,把香港人惹怒得什麼似,然而請稍安,你們不孤獨,加拿大人對他一樣咬牙切齒,4月中召他回國答間,竟然曠課,你說大家有多氣。"

427的《信報》。

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香港電影還有希望


"預告片不到3分鐘,可幕幕剪出港人近年心之所繫的畫面,展露新的一個本土故事,混音同樣出色地穿梭於影像間,映畫與另一部影片的聲音重疊以構築新意義,例如片中以《犯罪現場》的對白「知唔知最恐怖嘅犯罪現場喺邊度」,再加插《掃毒2》的駕車撞入港鐵站畫面,當中有指車牌具暗示,讓不少人感歎如此高質素的剪輯實在值得獲獎。筆者看過不下10次,每次重看依然覺得頗為震撼,除了短片花費在剪裁的工夫、表達的意圖鮮明有力,亦有一種集各家「港產片」色彩之大成的感覺,括着港產片,除了因為內有台片《返校》等,也一如往年多屆有合拍片。"

425日的《明報》。

與全港第一的焗豬扒飯擦身而過

424的《信報》。 

金城是我在東大街的canteen, 在筲箕灣工作時多在那裡午膳。焗豬扒飯倒好像沒有吃過,也許沒有耐心等候吧。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書生大律師


Antony Dapiran: "The violence was in turn used by the authorities as an excuse to criminalise the entire movement, to describe protesters as rioters and thereby to delegitimise them and their demands."

4221《信報》。

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既可防彈又可製造超級口罩的臉皮


林創成:"一個人臉皮厚到何等程度,才可以在瘟疫蔓延導致百業蕭條的時候加薪?不是貪圖一百幾十塊錢買廁紙啊,而是年薪一加就是12萬大元,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絕對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政壇奇葩,全球元首不得不甘拜下風。科學家應該研究一下其臉皮的特殊構造,說不定可以發明出有效防禦病毒的超級口罩。"

49的《信報》。

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邱騰華折腰


吳靄儀:"邱騰華的指摘,只暴露了他心中有鬼。事實擺在眼前,疫情在台灣受控,難道世衛不應由世界衛生的角度認真分析評估?……邱騰華的意思必然是,「培養香港公民和中國國民身分的認同」就是叫人為保政治正確而放棄追求真相,認識「一國兩制」就是接受暴政之下要埋沒良心才能保住飯碗。這可能是邱騰華的「護官符」,也正是他的悲哀。"

46日的《明報》。

2020年4月4日 星期六

「區老耽」是什麼酒?


楊文信、黃毓棟等編的《香江舊聞:十九世紀香港人的人生活點滴》(香港中華書局,2014)中記錄了一宗1871年間發生的訴訟案,洋人邊士控告公昌洋貨舖違反華人不得販賣西洋烈酒的禁例賣酒。當時新聞報道披露了有關的規定:「按唐人止可販酒者,惟曰卑、曰鉢、曰波打、曰車厘之類,即西語名「云士」也,其賣出干禁者,如罷蘭地、區老耽、氈、步林、威士忌及一切濃厚之酒,如蹈之者皆有犯科……」。這裡所列各酒,我想大家大約都能辨識出原本的外文名字吧。只有「區老耽」一種,我費煞思量甚久都不能破解到底是何物。不知道有沒有高明能夠賜教呢?

插圖是隨便從網上複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