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跟藝術家程展緯有幾次合作,有回他表示現時他的作品每每是因應策展人或主辦者的題目而製作。類似的例子有我的好友香港歷史專家高,如今他很少主動地做甚麼題目,因為從學院到政府部門到各種機構找他協助已經足夠令他忙個不了,還要招呼像我這些有乜芝麻綠豆唔知的就找他查詢的各路人物
─ 前月我找他看了些20世紀初年的照片,只見他毫不在意地就從蛛絲馬跡敲定拍攝的地點,在座的同事小妹頓時瞠目結舌,彷彿看見窗外剛剛有巫者騎著掃帚飛過一般。
這些作者我會稱之為需求式的作者,而我自以為則只是屬於供應式的作者。偶爾有人找我搞項目的我推卻了的大概是十之八九,只因自己對有關課題認識程度有限,勉強接下必然有負所託。近二、三年我做過的題目都算得是從自己的興趣和認知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中期花果,故此說我是個供應式的作者。
需求式的作者是比供應式的作者有更多的能動性吧,但要達致那樣的水平實在不是三朝兩日的事。回想1991年返港至今二十年有多,自我檢視總算是有些進步的;但歸結起來也只是盡量令自己不至淪為吹牛大王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