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主要結構大可從階層、年齡和意識形態區分,即是貧中富、老中青、左中右九組,裡頭當然有些重疊。近數十年來對種族、性別、性取向也很重視,特別是從小眾的角度去反思主流的盲點。
我從事香港的一些歷史研究,故此上述各種之中對年代格外關注,也不免要碰上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一書。我的看法是,該書除了提供了個簡易的概念框架之外,各種資料選擇和分析判斷都有很多失誤,對有關課題的了解總的來說害多於利。偏偏它又是那麼的流行和影響深遠:7月的時候沈旭暉等還出版了一本新書《第四代香港人 ─ 年輕公共知識分子訪談錄》。我雖然未讀此書,但從書名看來,相信也是根據呂大樂的世代論發展出來的了。
然而甚麼人是「第四代香港人」呢?我們看看《四代香港人》的開首吧:「至於現處身隊尾的,主要是『戰後嬰兒』的下一代(1976-1990年誕生),或者也因為這個原因,他們的生活一直受到『戰後嬰兒』那一代人所支配。」(頁15,下同)
好,「第四代」既然是「戰後嬰兒」的下一代,那麼「戰後嬰兒」應該是第三代了吧?噢不,根據書中所說,「戰後嬰兒」是第二代,「排在『戰後嬰兒』隊伍後面的,是1966-1975年間出生的一代」。
哇,我們是在說世代嗎?第二代生下的竟然不是第三代而是第四代,真是神奇極了。至於第三代是什麼人所生的,書中卻沒有交代。
《四代香港人》點評(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